IRENA世界能源轉型展望:1.5°C 路徑 能源轉型成為解決全球能源和氣候危機的關鍵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2-04-03 17:39:41
2022年3月29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正式發(fā)布最新版《IRENA 世界能源轉型展望:1.5°C 路徑》報告。在2021年版本基礎上,新版報告提出了世界能源轉型的優(yōu)先領域以及基于現有技術的行動。報告概述了到 2030 年保持升溫 1.5℃ 所需的優(yōu)先行動;呼吁各國政府快速推進能源轉型,為所有人提供更多、更安全、恢復力更強和可負擔的能源。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 (IRENA)在柏林能源轉型對話上正式發(fā)布的《2022 世界能源轉型展望》。報告指出,在采取短期干預措施解決當前能源危機的同時,必須堅定不移地關注能源轉型的中期和長期目標。高昂的化石燃料價格、能源安全問題和氣候變化帶來的緊迫問題強調了加快發(fā)展清潔能源系統(tǒng)的迫切需要。
《展望》詳述了基于現有技術的優(yōu)先領域和行動,這些行動必須在2030年前達成,以便在本世紀中期實現凈零排放。報告還評估了迄今為止所有能源使用的發(fā)展歷程,清晰展示了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不充分轉型步伐和規(guī)模。
“能源轉型遠未步入正軌,未來幾年如果不采取積極行動,實現我們的氣候目標的機會就會減少,甚至會消失”,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 (Francesco la Camera)說。“今天,政府面臨著能源安全、經濟復蘇以及家庭和企業(yè)可負擔能源賬單等多種艱巨的挑戰(zhàn)。要想解決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是否能加速轉型。但落實符合《巴黎協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政策是一種政治選擇。投資于新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只會被困于沒有經濟效益的做法,長期延續(xù)現有風險,并增加氣候變化的威脅。”
“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了”,拉·卡梅拉補充說。“近期形勢的發(fā)展已明確表明,高昂的化石燃料價格可能導致能源貧乏和喪失行業(yè)競爭力。全球80%的人口生活在化石燃料凈進口國。而相比之下,所有國家都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這為擺脫對進口的依賴提供了一條出路,并促使各國在推動經濟增長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的同時,使經濟與化石燃料成本脫鉤。”
“能源轉型遠未步入正軌,未來幾年如果不采取積極行動,實現我們的氣候目標的機會就會減少,甚至會消失”,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 (Francesco la Camera)說。“今天,政府面臨著能源安全、經濟復蘇以及家庭和企業(yè)可負擔能源賬單等多種艱巨的挑戰(zhàn)。要想解決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是否能加速轉型。但落實符合《巴黎協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政策是一種政治選擇。投資于新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只會被困于沒有經濟效益的做法,長期延續(xù)現有風險,并增加氣候變化的威脅。”
“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了”,拉·卡梅拉補充說。“近期形勢的發(fā)展已明確表明,高昂的化石燃料價格可能導致能源貧乏和喪失行業(yè)競爭力。全球80%的人口生活在化石燃料凈進口國。而相比之下,所有國家都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這為擺脫對進口的依賴提供了一條出路,并促使各國在推動經濟增長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的同時,使經濟與化石燃料成本脫鉤。”
《展望》還認為,到2030年,每年的投資需求將達到5.7萬億美元,其中包括必須將0.7萬億美元從化石燃料領域抽出,以避免資產擱淺。但投資于轉型將帶來切實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福利,從現在到2030年,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轉型相關技術領域將增加8500萬個工作崗位。這些新增的就業(yè)崗位將遠遠超過化石燃料行業(yè)1200萬個就業(yè)崗位的損失。整體而言,如《展望》所預計,更多國家將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獲得比常規(guī)途徑下更大的利益。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將從目前的 14% 上升到 40% 左右。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建議,到2030年,全球每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總量將增加兩倍。與此同時,必須堅決取代煤炭發(fā)電,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資產,升級基礎設施。
《展望》認為,電氣化和效率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驅動因素,可再生能源、氫氣和可持續(xù)生物質能將成為這一轉型的動力。通過電氣化、綠色氫氣和直接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解決方案,終端用脫碳將占據核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電動汽車被視為能源轉型進程的驅動因素,將電動汽車的全球銷量提高到今天的20倍。
然而,要到 2030 年實現必要的部署水平,需要制定一整套涵蓋所有技術途徑和公正過渡目標的跨領域結構性政策。根據《格拉斯哥氣候協定》,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和國家能源計劃的宏偉目標,必須提供符合1.5°C目標的明確而具有指導性的投資策略。
特別是20國集團和7國集團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團體和碳排放團體,必須發(fā)揮領導作用,在國內外實施宏偉的計劃和投資。到2030年,它們需要支持全球 65% 的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包容和平等的世界,必須增加氣候融資、知識轉移和輔助。
最后,要實現符合氣候和發(fā)展目標的快速轉型,需要做出政治承諾以支持最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和普遍具備取得現代能源的能力,必須繼續(xù)保持實現公正和包容的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一個全面的全球政策框架可以將各國結合在一起,促進資金、能力和技術在國際間流動。